|
飲用水亞硝胺危害太可怕了!飲用水紫外線消毒器廠家關注: 最為重要的是,我國飲用水的國家標準正在逐步完善。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賈衛列提到,從去年開始,我國對飲用水強制實施新“國標”,相關檢測指標已由35項增加到106項,總體上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水質標準接軌。在實際操作層面,自來水廠嚴格依據《標準》規定,一旦水廠不能保證出水符合國家標準,會停止出水。“可以負責任地說,目前自來水廠的出廠水質是完全符合安全標準的。” 關于是否應該將亞硝胺納入“國標”中,趙飛虹認為,可以沿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實際上,國際有關亞硝胺的標準已較為嚴苛。”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飲用水專家也認為,是否將亞硝胺納入國家檢測標準,需要充分的綜合考量。 記者聯系到此項研究的主要成員陳超副研究員,他表示,之前媒體的報道可能引起了公眾誤解。但他也強調,相比國外,我國飲用水亞硝胺檢出情況還比較嚴重,需要盡快研究和工程改造。 在趙飛虹看來,亞硝胺的存在,一是反映了消毒方式亟需改善,氯胺消毒法雖成本低、效果好,但會導致亞硝胺等消毒副產物生成;二是生活污水排放導致飲用水源中有機氮含量高,致使出廠水中亞硝胺濃度升高。“這是當前一大難題。” 此外,我國飲用水標準與國外仍有差距,如美國已制定了有關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相應技術法規。同時,在管道維修方面還需引起注意。此次數據發現,龍頭水中的亞硝胺濃度普遍高于出廠水。“管道老化后,加上年久失修,一定程度上存在‘二次污染’,導致出廠水和水龍頭水的水質差異。” 雖然亞硝胺不是洪水猛獸,但保證飲水安全,仍然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改善消毒方式。專家提到,轉變消毒技術和方式,從技術上而言,是能夠去除掉亞硝胺的。也可借鑒國外,利用紫外線消毒法。 減少水源污染。趙飛虹表示,應加大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禁止污水進入;水源地的水最好經過濕地處理,保障水質;企業應加大污水處理能力,公民更要增強保護生態的意識。 資源重復利用。趙飛虹建議,農村地區應注意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減少水體中的氮含量。企業也應將有機氮進行無害化處理,轉變為液態肥。 最后,趙飛虹強調,亞硝胺不會對日常的飲水造成影響。但如果是在水質污染嚴重,且利用氯胺來消毒的地區,可在水龍頭或水管上,安裝具有活性炭的過濾器,減少亞硝胺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