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PM2.5”識破局 杭州自來水水質有保障飲用水紫外線消毒器廠家關注: 近日,一則題為《23省44城市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的文章在網上引發熱議,一時間“自來水致癌說”甚囂塵上。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亞硝胺與消化道癌癥密切相關,它被認為“像極了當年空氣污染中被忽視的PM2.5。”對此,杭州市水務集團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市自來水供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飲用水標準檢測水質的指標進行消毒,檢測、監測、供應,市民可以正常和安全使用。 那么,亞硝胺從何而來? 長期以來,飲用水中的亞硝胺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可接受的“消毒副產物”。消毒是保證飲用水安全重要的一步,自來水廠消毒通常會使用含氯消毒劑,在氯的作用下水中的少量污染物會變成消毒副產物,其中部分有機氮化物可以變為亞硝胺類物質,與消毒不充分可能引起的危害相比,消毒副產物帶來的健康風險小,不能為控制消毒副產物而犧牲消毒效果。而氯是廉價且相對安全的消毒手段,多年來始終找不到它的替代品。 既然如此,如何避免亞硝胺產生呢? 為了防止水中產生更多的亞硝胺致癌物質,杭州采用新型紫外線消毒器對城市自來水進行消毒處理,紫外線消毒器屬于物理消毒方法,不會產生任何副產物,從而就降低了水中亞硝胺的含量,使城市自來水水質有了安全保障。同時杭州水務集團聯系相關專家對這個領域的水質指標進行數據共享和監測。 日常生活中,食物、化妝品、啤酒、香煙中都含有亞硝胺,特別是很多人常吃的腌制食品,咸魚、臘肉、咸蛋、咸菜。此外,煙草也是亞硝胺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要注意日常飲食,選擇安全健康食品,保證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