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仍有超四成省份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進度落后環境部召開的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專項行動第三次視頻會議上獲悉,即使按照調度情況,仍有超過四成的省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工作進度沒有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在全國276個地市中,還有52個地市任務完成率不到一半。 其中,安徽銅陵、甘肅臨夏、貴州六盤水、西藏那曲等4個地市至今仍未完成任何一項問題整治。 環境部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解釋稱,所謂序時進度,即根據《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2018年底前要全部完成長江經濟帶縣級及以上和其他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水源地清理整治,今年已經過去三個季度,完成進度應達到75%,“但很多省份還沒達到這一進度”。 此外,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會直接影響后續問題的整改,目前仍有7省11地市16個水源地未完成保護區劃定工作。其中,江西省問題最多,有7個水源地未完成保護區劃定,安徽、貴州、江蘇、四川各有2個。 上海、寧夏已率先完成整治任務 根據環境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水源地問題整治任務具體涉及全國31個省份276個地市1586個水源地6251個環境問題,包括各地年初自查發現的3991個問題和環境部今年5月份第一輪督查發現的2260個問題。 這些問題既有大量的排污口、生活污染源、農業水源污染等直接影響水源安全的環境問題,也有諸多工業企業、交通穿越、油庫碼頭等突出風險隱患。 從全國整體進展來看,上述問題的整治情況已完成74%,余下1611個問題正在整改過程中。 分省份來看,各地完成進度不一,其中,上海已于去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縣級及以上水源地問題整改,率先完成水源地整治任務,寧夏涉及2個問題已于8月底前完成,此外,湖南、山東、湖北、浙江、河南、新疆、福建、云南、吉林等11省份整治任務完成比例也達到序時進度(75%)的要求。 而青海、貴州、甘肅、黑龍江任務完成比例剛過一半, 廣東、廣西、江蘇、云南、陜西5個省份今年仍需清理整治的問題數量超過百個,后續任務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