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實現高品質飲用水的展望时间:2018-08-15 作者:智創興邦 阅读 目前上海市政供水的原水來自四大水源基地,這些水源基地建成運行后,有避污蓄清、避咸蓄淡兩大功能,對于近年來所凸顯的水庫富營養化和藻類問題,也已初步找到對策并予以解決。 上海市供水系統針對水庫原水季節性藻源嗅味問題,已形成了“庫區控制---預處理削減---水廠去除”的多級控制技術體系,現有的水廠消毒工藝對于已知的微生物風險控制已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考慮實施高品質飲用水戰略,微生物安全作為水處理環節中重要的部分,水廠消毒考慮更多可能的微生物泄漏風險問題,如突發的上游水污染風險、出廠水中少量細微的活性炭粉末可能攜帶致病微生物的風險等。在水廠中增加紫外線消毒器等設施,實現對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多級風險屏障。 現在上海中心城區的供水規模已逐漸趨于穩定,供水調度的重點應從水量調度轉向水質調度,從宏觀調度轉向精細化調度。運用余氯衰減模型和水力、水質模型,計算理想流速和水齡,并結合新一輪管網改造工作,縮小部分配水管網口徑,以加快流速。同時隨著上海市二次供水系統逐步接管到位,進一步完善管網壓力控制點的布局,使供水調度的范圍從輸配管網進一步延伸至小區二次供水系統,以提高供水水質。 重視末端水質的保持,逐漸通過改造,逐步實現二次供水設施結構的全封閉,使二次供水設施成為輸配管網的一部分,并通過濁度、余氯、液位等在線監測手段的輔助,減少清洗、維護的頻率,一方面提升了末端水質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減少了供水企業的維護成本。 本文由智創興邦提供,聯系全國統一免費服務熱線:400-808-3396,獲取優質解決方案 |